北海农行以乡村振兴服务三农为主题朗诵稿
**北海农行:乡村振兴路上的金融暖阳**
——服务“三农”主题朗诵稿
### **第一幕:春潮涌动,金融活水润沃野**
(背景音乐渐起,轻快的民乐旋律)
**朗诵者A**:当晨曦洒满银海区的果蔬大棚,北海农行的信贷员已穿梭在田间地头。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数据解码丰收——“快贷保”担保贷款为合作社注入资金,“惠农e贷”让农户的种子钱24小时到账。
**朗诵者B**:是的!截至2025年9月,北海农行县域贷款余额突破65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0%。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4.5万亩设施大棚里金灿灿的甜瓜、罗汉松产业带3.9万亩林海的蓬勃生机,是无数农户脸上绽放的希望。
**案例旁白**:(画面切换至宁海村大棚)
“从前靠天吃饭,现在靠农行吃饭!”村民李长敬摸着30亩大棚甜瓜,笑出了皱纹。2023年,他通过“国家储备林贷款”扩大生产,如今甜瓜远销全国,年收入翻三番。而在侨港镇,渔民黄家和的2000吨级渔船正驶向远洋,手机里的“惠农通”APP实时显示贷款余额——北海农行,让传统渔业插上了金融科技的翅膀。
### **第二幕:破局开新,创新服务解民忧**
(音乐转为激昂的交响乐)
**朗诵者C**:乡村振兴,需破题“三难”——融资难、销售难、技术难!北海农行以“三板斧”劈开荆棘:
1. **产品创新**:推出“渔船抵押贷”“林权收购贷”,让沉睡的资产变现金;
2. **渠道下沉**:50个“智慧乡村”平台覆盖全市乡镇,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贷款;
3. **人才赋能**:1890户农户信息建档,培养“乡村联络人”800余名,他们既是致富带头人,也是农行的“金融顾问”。
**朗诵者D**:在赤西村,废弃的旧瓦房变成了百香果种植基地。王小芳用农行贷款引进智能滴灌系统,果实产量提升40%。她笑着说:“以前靠人力,现在靠科技,多亏农行帮我‘贷’来新农具!”
**数据展示**:(大屏幕亮起)
- 农户贷款余额:16.66亿元 → 22.4亿元
- 惠农通服务点:覆盖100%乡镇
- 数字乡村平台:日均交易量突破5000笔
### **第三幕:党旗飘扬,红色引擎驱动振兴**
(音乐转为庄严的旋律)
**朗诵者E**:2024年7月,北京高井道德讲堂内,北海农行与半月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共启“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翟虎渠会长指出:“乡村振兴,产业是根,金融是水,党建是魂!”
**朗诵者F**:在北海,农行党委与23个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120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超5000人次。银海区福成镇的“党建+金融”示范村里,老支书握着信贷员的手:“你们不仅送钱,更送来了希望!”
**案例再现**:(画面切换至党建活动现场)
青年党员苗博在朗诵会上深情演绎《北上无音讯》:“百年伟业,金融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台下,北海农行员工与村民代表共举“乡村振兴先锋队”旗帜,誓言响彻云霄。
### **第四幕:向海图强,三产融合启新篇**
(音乐转为轻快的海洋风)
**朗诵者G**:北海的乡村振兴,不止于田间。农行助力“一轴两翼”产业带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电商深度融合:
- 在侨港镇,渔民变身“电商主播”,海鲜日销200吨;
- 在银滩景区,农行支持的“诗橙文化园”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
- 在合浦县,罗汉松深加工项目带动就业2000人,产品远销东南亚。
**朗诵者H**:2025年,北海农行再推“乡村振兴2.0计划”:
- 未来三年,新增涉农贷款50亿元;
- 建设10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 培养1000名“新农人主播”。
**村民心声**:(画面切换至村民采访)
“以前钱存在枕头下,现在存在农行里!”赤西村阿婆笑着展示存折,“利息高,服务好,农行就是我们村的‘钱袋子’!”
### **尾声:金穗飘香,共赴山海之约**
(音乐达到高潮,渐弱)
**全体朗诵者**:
看,那4.5万亩设施大棚,是金融浇灌的绿色银行;
听,那2000艘远洋渔船,正鸣笛驶向蓝色经济;
触,那智能分选线上的橙子,正通过农行冷链走向世界!
**领诵者**:(走向台前,举起右手)
北海农行人承诺:
以金融之笔,绘就“强美富”乡村新图景;
以赤子之心,践行“支农报国”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我们永远在路上!
(音乐止,全场掌声雷动)
---
**朗诵设计说明**:
1. **结构清晰**:以“春潮-破局-党建-融合”为脉络,呼应乡村振兴五大要求;
2. **数据支撑**:嵌入北海农行真实业绩,增强说服力;
3. **案例鲜活**:选取甜瓜种植、渔船升级等本土案例,贴近听众;
4. **情感升华**:通过村民原声、党建活动等细节,传递农行温度;
5. **视觉配合**:可搭配PPT展示数据、照片,增强感染力。
此稿既彰显北海农行服务“三农”的实绩,又传递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情怀,适合在行内庆典、政企合作仪式等场景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