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改性树脂造粒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1. **原料准备**: - 将玻纤、树脂(例如聚丙烯PP)和可能需要的助剂等原料准备好,按照预定的比例进行称重和准备。 2. **原料预处理**: - 将玻纤、树脂和助剂等原料进行混合和熔融处理,以达到适宜的流动性和可加工性。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后续的造粒过程可以顺利进行。 3. **混合与挤出**: - 使用特定的设备(如双螺杆挤出机)将预处理好的原料进行混合和挤出。在这一步中,纤维和树脂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被混合并挤出成条状物料。 - 具体的参数设置可能包括:温度控制在200-220℃,转速控制在100-150 rpm,主机频率8Hz,喂料转速90-100rpm等。 4. **切割与冷却**: - 挤出的条状物料通过切割机或水环切割机切割成颗粒。在切割过程中,颗粒可能会经过水冷风干以进一步稳定。 - 例如,在水环切割机中,水温可能控制在20-30℃,水压控制在0.2-0.4 MPa。 5. **颗粒后处理**: - 将切割好的颗粒进行干燥和包装。干燥过程通常是在一定的温度(如80-100℃)和时间(如2-4小时)下进行的。 6. **检验与存储**: - 对成品进行粒度、密度、加工性能等方面的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 根据检验结果,将合格的颗粒进行分类和存储,以供后续使用。 **具体例子**: 假设要制造一种含有30%玻璃纤维的聚丙烯(PP)改性树脂,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原料混合**:将30%的玻璃纤维和70%的PP树脂按重量比混合。 2. **熔融与挤出**: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在200-220℃的温度和100-150 rpm的转速下挤出成条状。 3. **切割与冷却**:将挤出的条状物料通过水环切割机在20-30℃的水温和0.2-0.4 MPa的水压下切割成颗粒,并进行水冷风干。 4. **干燥与包装**:将切割好的颗粒在80-100℃的温度下干燥2-4小时,然后进行包装。 5. **检验与存储**:对成品进行粒度、密度、加工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合格后进行分类和存储。 通过上述步骤,就可以得到含有30%玻璃纤维的聚丙烯(PP)改性树脂颗粒,这些颗粒可以用于注塑、挤塑、吹塑等加工方式,制造汽车保险杠、仪表板、门板等零部件。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