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小说与复调小说在定义和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超文本小说不是复调小说**。 ### 超文本小说 * **定义**:超文本小说(Hypertext fiction)也称超文本文学、超链接小说,是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先锋小说界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将文字、图片、影音片段及多路径进入的结构组成的电子文本,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以超文本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文学品类。 * **特点**: * **非线性与多路径**:超文本小说内部或结尾设置有超文本链接点,提供不同的情节走向供读者选择,不同的阅读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局,因此也称为多向文本文学。 * **互动性**:读者可以高度参与、自由发挥与即兴创造,有限度地决定情节的发展方向,参与作家的创作活动。 * **开放性**:文本内部结构松散,语意断裂,但又呈现相互关联和串通的特征。 * **非中心化和未完成性**:主题杂合、无中心,情节发展多重选择,具有未完成的特点。 ### 复调小说 * **定义**: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用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独白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在音乐术语中,“复调”指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的音乐体裁。 * **特点**: * **多声部与对话性**:作品中存在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 **主题的统一性**:虽然声音多元,但作品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统一。 * **深刻的社会与心理刻画**:通过多声部的交织,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性。 ### 对比分析 * **载体与技术支持**:超文本小说依赖于网络和超文本技术,而复调小说则是传统文学形式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不依赖于特定的技术。 * **结构与叙事**:超文本小说强调非线性、多路径和互动性,而复调小说则更注重多声部之间的对话性和主题的统一性。 * **目的与效果**:超文本小说旨在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实现读者的高度参与和创作互动;而复调小说则通过多声部的交织来展现复杂的社会心理和人性深度。 综上所述,超文本小说和复调小说在定义、特点、载体、结构与叙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超文本小说不是复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