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份符合要求的视频制作助理岗实习记录,以日记形式呈现,注重真实感和生活化细节: --- **2023年X月X日 周一 晴** 实习第一天,紧张又兴奋。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公司,被HR领到剪辑室,见到了带教老师小林。他递给我一本泛黄的《剪辑基础手册》,说:"先补补课,下午跟组拍外景。" 午饭后跟着团队去大学城拍宣传片。我的任务是举反光板和整理器材箱。烈日下举着板子站了半小时,胳膊酸得发抖,但看到镜头里模特的发丝都在发光时,突然懂了什么叫"光影的艺术"。下班前试用了Premiere的基础剪辑功能,小林说我剪的15秒预告片"像PPT转场",有点挫败但确实学到了问题。 **2023年X月X日 周三 阴** 今天被安排整理素材库,对着成堆的硬盘标签头晕。意外发现2018年的校园歌手大赛素材,视频里穿汉服跳舞的学姐现在成了公司签约艺人。午休时用手机拍了段窗外雨景练手,被隔壁工位的策划姐姐夸"有氛围感",偷偷开心了半小时。 下班前收到噩耗:明天要早起跟拍六点钟的日出素材。定闹钟时手抖把5:30设成了17:30,希望明天别睡过头…… **2023年X月X日-X月X日 合并记录** 这周进入实战阶段,连续三天参与美食探店拍摄。每天扛着三脚架穿梭在城市角落,发现原来网红餐厅的后厨地板也会沾油渍。最有趣的是拍甜品师拉花时,咖啡机突然故障喷出奶泡,所有人笑着用镜头记录下这个意外花絮。 剪辑时第一次使用多机位同步功能,手忙脚乱把主厨炒菜的镜头接成了特写手部,被小林调侃"想让观众数汗毛"。但当他耐心教我调整时间轴时,突然想起课堂上学过的"蒙太奇手法",原来理论变成画面这么有成就感。 **2023年X月X日 周五 暴雨** 台风天被困在公司加班。和同期实习生小雨对着暴雨素材玩接龙剪辑,她加音效我配字幕,把灾难片剪成了搞笑短片。晚上九点打包关东煮回工位时,发现总监在朋友圈转发了我们的"恶搞作品",配文"年轻人的创造力"。 回家的地铁上,耳机里放着自己剪的BGM,看着玻璃窗上蜿蜒的雨痕,突然觉得这份实习比想象中有趣得多。 **2023年X月X日-X月X日 合并记录** 进入项目收尾周,每天在渲染进度条前打瞌睡。意外发现用咖啡杯垫当鼠标垫能缓解手腕酸痛,这个"发明"被全组采用。最难忘的是通宵混音时,听到自己调整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完美契合的瞬间,那种雀跃感像小时候解开数学压轴题。 周末去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影视沙龙,听着前辈们聊"5分钟如何讲好故事",突然意识到课堂上的视听语言理论正在变成手里的工具。散场时下雨没带伞,和实习生们挤在便利店门口分食烤肠,这个画面或许该用升格镜头记录。 **2023年X月X日 周三 多云** 实习最后一天,把工位里的咖啡渍、零食袋和便利贴都收拾干净。小林老师送了我一本签名版《电影剪辑的魔力》,扉页写着"保持对光影的敏感"。下午帮新人调试设备时,发现他们盯着操作界面的样子,和一个月前的自己一模一样。 下班前偷偷用手机拍了张空荡荡的剪辑室,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画出条纹。关灯时突然想起第一次举反光板的手抖,原来成长就是把这些笨拙的瞬间,都变成未来的底气。 --- (记录特点:1.融入天气、饮食等生活细节 2.使用具体场景增强真实感 3.包含专业术语但不过度炫技 4.体现情绪起伏而非一味积极 5.保留大学生特有的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