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计学中,样本量的确定并非简单与总体规模成比例,而是由置信水平、边际误差和总体比例共同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1. **样本量计算公式** 对于大总体(通常指总体规模远大于样本量),样本量计算公式为: $$ n = \frac{z^2 \cdot p \cdot (1-p)}{e^2} $$ 其中: - $ z $ 为置信水平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如95%置信水平下$ z \approx 1.96 $); - $ p $ 为总体比例的估计值(如0.5时方差最大); - $ e $ 为允许的边际误差。 该公式表明,样本量主要取决于置信水平、边际误差和总体比例的方差,而与总体规模$ N $无关(当$ N $远大于$ n $时)。 2. **有限总体校正** 仅当总体规模较小时,需对样本量进行有限总体校正,公式为: $$ n_{\text{finite}} = \frac{n}{1 + \frac{n-1}{N}} $$ 但校正后的样本量仍不会与总体规模成线性比例。例如,若乙省人口为$ N_1 $,甲省为$ 10N_1 $,且两省样本量初始计算值相同($ n $),则校正后甲省样本量仅略小于$ n $,远未达到10倍。 3. **实际应用场景** 在人口抽样调查中,若两省采用相同的置信水平、边际误差和总体比例估计值,且人口规模均足够大(如超过数十万),则两省所需样本量基本一致。甲省人口虽为乙省的10倍,但样本量无需同步扩大10倍。 **结论**:题目中“甲省样本量需达到乙省10倍”的说法是错误的。样本量主要由统计精度要求(置信水平、边际误差)和总体比例决定,而非总体规模线性决定。 答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