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直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研模式往往存在参与面不广、互动性不强、效果评估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打破这些局限,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全员动态”的校本教研模式,旨在通过创新的教研流程,实现教师的全员参与、动态交流和专业成长。 “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模式的大致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随机抽取,展示风采 活动开始前的五分钟,现场随机抽取教师作为上课展示人。这种随机性既增加了教研的趣味性,也促使每位教师都要有备课的准备,形成了全员参与的教研氛围。被抽取到的教师会展示精心准备的教学课例,成为教研活动的焦点。 二、集体观摩,相互学习 教研组全体成员集体观摩被抽取教师的教学课例。这一环节旨在让教师们共同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通过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为接下来的评课交流做好准备。 三、评课交流,智慧碰撞 观摩结束后,教师们分备课组进行评课交流。在这个环节,教师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观课感受,针对课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现场随机抽取中心发言人和评议团,为中心点评和量化评分做好准备。 四、中心点评,引领方向 中心发言人根据评课交流的情况,对本次课例进行中心点评。他们的点评既是对课例的总结和评价,也是对全体教师的一次专业引领。中心点评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 五、全员互动,共同进步 中心点评后,全体教师进入即兴补充评课、互动交流环节。这个环节鼓励教师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促进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智慧共享。在交流中,教师们不仅能够汲取他人的智慧,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量化评分,激励成长 评议团根据一定的评分标准对本次活动的参与教师进行评价和量化评分。评分结果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的一部分,用于激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 七、抽取组别,继续接力 活动最后,现场抽取下一次活动的组别及活动主持人。这种连续性的安排使得校本教研成为了一个不断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所抽专题的备课组长对主题的确立进行阐述,为下一次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八、在线研讨,深化交流 活动结束后,活动主持人及时在校园网站“教学教研”版块中上传主题帖,邀请全体教师在线继续进行深度交流研讨。这一环节将校本教研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扩大了教研的参与面,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总之,“全员动态”校本教研模式通过创新的教研流程设计,实现了教师的全员参与、动态交流和专业成长。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模式的实践和研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点赞(0)
×
关注公众号,登录后继续创作
或点击进入高级版AI
扫码关注后未收到验证码,回复【登录】二字获取验证码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