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GB/T 19001-2016标准的10.2条款,当发生不合格时,组织应做出应对,以下是对该条款要求的详细解读和归纳: ### 一、总体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过程,以应对不合格和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或在其他类似情况下发生。 ### 二、具体应对措施 1. **评审不合格**: - 对已发生的不合格进行及时的评审,以确定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应采取的措施。 2. **确定原因**: - 调查不合格的原因,这可能包括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5M1E)等各个方面。 3. **采取措施**: - 根据不合格的原因和性质,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纠正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更改作业指导书、培训员工、改进过程控制等。 4. **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 实施纠正措施后,应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不合格的原因已经被消除,并且类似的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5. **评审纠正措施**: - 除了验证有效性外,还应对纠正措施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或改进。 6. **更新文件**: - 如果需要,应更新相关的文件(如作业指导书、过程流程图等),以反映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结果。 ### 三、特别注意事项 - **预防措施**:虽然10.2条款主要关注的是纠正措施,但组织也应考虑实施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 - **持续改进**:不合格的处理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是组织持续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应将其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日常活动中。 - **风险管理**:在处理不合格时,组织应运用风险管理的思维和方法,确保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并保护顾客的利益。 ### 四、总结 依据GB/T 19001-2016标准的10.2条款,当发生不合格时,组织应通过评审、确定原因、采取措施、验证有效性、评审纠正措施和更新文件等步骤来应对不合格。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组织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并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